人民艺术家网
 
北京 上海 天津 重庆 吉林 辽宁 江苏 山东 安徽 河北 河南 湖北 湖南 江西 陕西 山西 黑龙江
四川 青海 海南 广东 贵州 浙江 福建 台湾 甘肃 云南 宁夏 新疆 西藏 广西 香港 澳门 内蒙古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艺苑百家 >> 综合 >> 内容

非遗传承 镌刻民族团结印记”劉志丹精神傳承人劉鳳珍主席走访基层厦参观皮雕藝術文化艺术交流

  核心提示: 二零二五年五一勞動假期,劉志丹精神傳承人劉鳳珍主席一行來到“僑鄉故里廈門”。 (刘凤珍主席带领两岸民间参访团参观华侨旗帜,民族英雄陈嘉庚纪念馆) 廈門作為對台交流的最前沿,隨著習近平主席的涉...

      二零二五年五一勞動假期,劉志丹精神傳承人劉鳳珍主席一行來到“僑鄉故里廈門”。


非遗传承 镌刻民族团结印记”劉志丹精神傳承人劉鳳珍主席走访基层厦参观皮雕藝術文化艺术交流

(刘凤珍主席带领两岸民间参访团参观华侨旗帜,民族英雄陈嘉庚纪念馆)


      廈門作為對台交流的最前沿,隨著習近平主席的涉臺表述以深切的情感和堅定的信念,表達對台灣同胞的關懷,勾勒出祖國統一的宏大願景。劉鳳珍主席來到廈門調研時講到“情”,是習近平主席涉臺表述中的核心元素“兩岸同胞一家親,誰也無法割斷我們的血脈親情。”這一句話溫暖而有力,深深觸及兩岸人民的心底。我們的黨個國家領導人多次提及“兩岸一家親”理念,用“血脈親情”這一人類最本能的情感,拉近兩岸民眾的心理距離。“兩岸同胞要攜手同心,共享民族復興的偉大榮光。”這些話語無不體現總書記對台灣同胞的真切牽掛和深厚情感。
      近年來,大陸秉持“兩岸一家親”理念,在政策上率先同台灣同胞分享大陸發展機遇。從福建探索兩岸融合發展新路,到多地不斷出臺惠及台灣同胞的具體政策措施,越來越多的台灣同胞融入大陸的社會經濟發展。這種以實際行動傳遞的關懷,我們所追求的國家統一不僅是形式上的統一,更重要的是兩岸同胞的心靈契合。這一理念不僅彰顯了大陸方面的真誠,也深刻指出兩岸關係的核心問題:心靈的距離比地理的分隔更難跨越,而血脈親情則是彌合這一距離的最深情紐帶。

非遗传承 镌刻民族团结印记”劉志丹精神傳承人劉鳳珍主席走访基层厦参观皮雕藝術文化艺术交流

(刘凤珍主席带领两岸民间参访团参观华侨旗帜,与原台湾救国党主席葛勇光参观民族英雄陈嘉庚故居)


      “誰也不能阻擋祖國統一的歷史大勢!”在2019年紀念《告台灣同胞書》發表40週年講話時表示,“台灣問題因民族弱亂而産生,必將隨著民族復興而終結!”如今,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已進入不可逆轉的進程,大陸牢牢掌握兩岸關係發展的主導權和主動權。回顧2024年,兩岸關係面臨複雜的內外挑戰。台灣島內“台獨”勢力大肆鼓吹所謂“新兩國論”,美西方國家加大“以臺制華”的干涉力度。然而,無論外部環境如何變化,大陸始終保持戰略定力,綜合運用政治、法律、經濟和軍事手段,堅決粉碎一切分裂行徑。

非遗传承 镌刻民族团结印记”劉志丹精神傳承人劉鳳珍主席走访基层厦参观皮雕藝術文化艺术交流

(刘凤珍主席带领两岸民间企商界参访团观摩郑成功塑像,民族英雄郑成功)


      我們以血脈親情感召台灣同胞,以歷史大勢宣示統一決心,既展現出深切關懷,也傳遞了對未來的堅定信心。國家的涉臺表述是通過情感的表達和歷史的認知,讓兩岸同胞感受到真實的關懷和清晰的方向。“祖國必須統一,也必然統一”不僅是堅定信念,更是中華民族千百年來的共同夢想。統一不僅關乎國家的完整,更關乎民族的復興和每一位中華兒女的未來幸福。
      情深如海,勢不可擋。用情感連接兩岸,用歷史昭示未來,充分展現了對台灣同胞的深切關懷和對祖國統一的堅定信念。這種關懷是溫暖的,是實在的;這種信念是堅定的,是不可撼動的。兩岸關係的和平發展和祖國統一是每一位中華兒女的共同期待。兩岸同胞攜手同心,必將共享民族復興的偉大榮光。然而兩岸民間友好交流,離不開兩岸文化交流的融合。廈門作為兩岸交流的前沿陣地,近日作為陝甘革命紅都劉志丹將軍的外孫女,劉鳳珍主席心懷兩岸關係,關注民間藝術家交流。特意到訪一位特殊的夸行業工匠藝術家博物館參觀。

非遗传承 镌刻民族团结印记”劉志丹精神傳承人劉鳳珍主席走访基层厦参观皮雕藝術文化艺术交流

刘凤珍主席带到访厦门鼓浪屿番婆楼博物馆了解皮雕画非遗文化)


      如果說一个人最大的幸运,莫过于有一个痴迷般的爱好,让自己在不经意间,变得闪闪发光。天生喜欢艺术的黄桂林就拥有自己的爱好,那平平凡凡的皮革,经过他的手艺,就能像变魔术一样“雕”出各种形像逼真、栩栩如生的画作,让人惊叹不已。

非遗传承 镌刻民族团结印记”劉志丹精神傳承人劉鳳珍主席走访基层厦参观皮雕藝術文化艺术交流

(刘凤珍主席带到访厦门鼓浪屿番婆楼博物馆了解皮雕画非遗文化)


      皮雕画历史悠久,最早可追溯至游牧民族,逐水草而居时期,经过漫长的演变,如今皮雕除保持古朴传统韵味外,更加融入现代工艺技法,成为一种难得的馈赠佳品和高雅的室内装饰品。但这门技艺在历史的长河中,却没有如剪纸等传统手艺那样被历朝历代人熟知,至今更是知之者甚少。而能将皮雕画做得惟妙惟肖者,廈門黄桂林便是其一。
      黄桂林是土生土长的厦门人,出生在一个艺术之家,从小受父母亲影响喜爱音乐、美术。长大成人后他主要从事电力工作, 17年一晃过去了,电力工作稳定,收入高,但每天面对的却不是他眼中真正的艺术。
1997年,黄桂林因工作关系外出采购材料时碰到一场大雨,没想到这场雨给他带来了意想不到的收获。因为躲雨他无意中进到一家皮革店,当看见五颜六色的皮革时,从小喜欢画画、对色彩特别敏感的黄桂林惊喜不已,对艺术的追求与喜爱被重新点燃。之后他痴迷一般的喜欢上皮革,利用业余时间,以皮革作材料,不断的进行研究、探索、思考。
      黄桂林坦然面对自己起步晚的现实,孜孜不倦、细心揣摩。而后他毅然辞掉稳定的工作,潜心皮雕创作。凭借自己扎实的绘画基础,黄桂林大胆创新,运用独特的技艺和半浮雕的形式在皮革上做画,功夫不付有心人,历经两年多的时间,他终于成功创作出别具一格的作品,而后他把自己的画作命名为皮雕画,并获国家技术专利,国内外各大媒体争相报道,黄桂林终于在艺术界闪闪发光。

非遗传承 镌刻民族团结印记”劉志丹精神傳承人劉鳳珍主席走访基层厦参观皮雕藝術文化艺术交流

(刘凤珍主席与黄桂林大师了解皮雕画非遗文化)


      艺术的创作需要工匠精神,为了保证作品的品质,从设计图纸、选用材料、定型、半浮雕、雕刻、镶嵌等几十道制作工序都是黄桂林一个人完成,而其中最考验技术的是设计和镶嵌工艺。相对木雕、泥雕来说,皮雕画比较粗犷、抽象一些,因为它不需要很具象,但意象的方式很难把握,需要平时用心去感受和了解生活,而后不断创新、提升,才能使自己的作品独一无二。
      任何一件艺术品,集欣赏和收藏于一体者,为上品,黄桂林的很多皮雕画作品就是如此。作为一种新的工艺形式,它达到了近乎完美的视觉效果。
平日里,黄桂林最喜欢的业余生活就是弹琴,他说:“弹琴讲究毅力和腕力,这在无形中增强他创作的动力。”在追求艺术的道路上,难免会有碰到困难的时候,但是黄桂林觉得,人生有苦才有甜。他用他的身体力行告诉我们,他的坚持是值得的。

非遗传承 镌刻民族团结印记”劉志丹精神傳承人劉鳳珍主席走访基层厦参观皮雕藝術文化艺术交流

(刘凤珍主席与黄桂林大师参观他的共鸣音乐会所)


      黄桂林始终认为,艺术的追求是无止境的,也找不到一个最终的答案。所以他只能在不断的创作、创新的过程中,慢慢去体会。即使不知道最终的走向将如何,但能确定的是,他一定会在自己所热爱的皮雕画道路上坚定前行。
      我們也希望更多的兩岸青年人和熱愛和平崇尚藝術的更多人士關注皮雕藝術,熱愛廈門,珍爱和平,促进两岸早日统一。


                                                       (编辑 王俪)

 来源:人民艺术家网
  • 欢迎投稿 | 会员搜索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版权与免责声明
  • 主管:文旅部·中乡会扶贫委
  • 人民艺术家网 www.rmysjw.org 版权所有
  • Copyright © 2025 www.rmysjw.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11041911号